公司新闻
致力于弱电行业中高端产品与先进应用的倡导者
暑期来了,“孩子去哪儿”成了不少家庭的难题。如何为双职工家庭解决后顾之忧?七月以来,浙江各地的暑托班纷纷开班,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安全、快乐,有意义的暑期乐园。
今年暑假,长兴启动专门针对新就业群体子女的“爱心托班”,课程设置涵盖德智体美劳多方面,首批开设20个“爱心暑托班”。
这里成为孩子们拓展社交、培养责任感的成长营地,也解决了家长们的燃眉之急。特别是从事外卖员、快递员、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,因工作时间不固定,总是难以兼顾家庭。家长赵亮亮说,这个“爱心暑托班,就是一份珍贵的“安心礼包”,托住了孩子的快乐暑期,让他们安心工作。
新嘉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,街道总工会精心打造了2025年度“爱心托班”,面向新嘉辖区内小学1-6年级的工会会员子女,提供专业看护与丰富课程。今年将每期名额增加至25人,但依然在短时间内被“秒光”。
在武义县“15分钟公益托管圈”青少年宫托管点,孩子们正安静地看书、写字,老师和志愿者全程陪同,不时为他们答疑解惑。在这间3D打印课程教室里,孩子们练习将平面图案拼接成立体造型。“这是我第三次来暑托班,这个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课程”学生吴逸辰说。
另一边的篮球场上,老师正带领孩子们开展篮球训练。大家被平均分成4组,接力开展体能训练、篮球技能训练等。练习过程中,孩子们很快熟悉起来,欢笑声不断。学生张斯哲说:“我最喜欢的就是体育课,这里有很多朋友陪我一起玩。”
为缓解暑期“看护难”,武义县多部门联合打造“15分钟公益托管圈”品牌,连续6年在学校、青少年宫、党群服务中心等40余个点位开设了153个班次,课程涵盖作业辅导、航模美术等内容,累计受益3.5万名儿童。
武义县青少年宫主任廖旭晖介绍:“今年我们新增设了游泳课、排球课等热点课程。下一步,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点位设置和名额分配,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受益。”
上周,在杭州余杭区竹韵社区青少年宫,2025年暑期“秉竹少年团,同心育未来”行动的首场活动——“从餐桌到田野”主题课堂正式开讲。特别引人注目的是,站在讲台上的“老师”,并非远道而来的专家,而是社区里一位土生土长、目前就读于浙江农林大学的“学霸邻居”小朱同学。她以“小居民”和“大学生”的双重身份,为社区里10余名小朋友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农作物知识探秘”之旅。
课堂上,小朱老师不再是遥不可及的“大学生”,而是熟悉的“大姐姐”,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话,将课本上的农作物知识娓娓道来。小朱老师精心准备了玉米、毛豆、番茄等时令农作物,孩子们通过触摸不同形状、质感的农作物进行辨识,瞬间点燃了好奇心。“哇,原来莲蓬长这样!”“这个毛豆可以直接吃吗?”伴随着阵阵惊呼,课堂气氛瞬间活跃,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凑近观察、触摸,感受生命的神奇。
在玉环经济开发区的阳光救援队水域基地,玉环楚门派出所“小候鸟驿站暑托班”开展了一场实景教学防溺水体验课。和常规的防溺水宣传不同的是,这次活动实践体验,让参与“小候鸟”亲自感受水的危险。
在模拟入水环节,阳光救援队队员亲自示范。一边讲解,一边演示如何在水中保持冷静,如何通过正确的呼吸和身体姿势来争取救援时间。在队员的保护下,有几个孩子勇敢地下水尝试,在水中让自己漂浮起来。
随后,“小候鸟”们还登上救援艇,了解阳光救援队日常施救过程。“平时上课和实际游泳还是有差别的,让我们知道不能自己私自下水游泳。”学生说。
“小候鸟驿站暑托班”除了提供免费公益托管服务,还开设安全教育、法制教育、国学课堂、美育素养、体能训练等课程,通过“基础服务+特色项目”,让“小候鸟”们度过一个快乐、有意义的暑假。